隨著CPI的不斷走高,很多市民真切感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通脹壓力。為了捍衛(wèi)口袋內的人民幣,投資理財成了必要的而且是不得已的選擇。那么,除了我們一下子就能夠想到的股票、基金、房產、黃金等理財方式,是不是還有其他更好的渠道呢?
在中國素來有“盛世收藏”一說,伴隨居民財產性收入增加帶來的大量財富堆積,以及人們理財觀念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為,理財不該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可是大部分的投資者除了買股票、購房產、炒基金之外,一時也不知道還能夠做些什么。而隨著前一段時間以郵市為代表的收藏類投資的火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這一門類的投資,那么到底什么是收藏類投資呢?理財專家嚴行方給收藏類投資的定義是——通過藏品的價值升值來實現(xiàn)投資回報的投資。他認為,收藏投資是整個投資領域中升值速度最快、回報率最高的項目之一。從整個歷史進程看,我國現(xiàn)在正在掀起繼北宋末年的第一次收藏熱、康乾時代的第二次收藏熱、清末民初的第三次收藏熱之后的第四次收藏熱潮,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像規(guī)劃家庭財富一樣規(guī)劃收藏投資。
除了我們熟知的郵市以外,還有哪些品種可供選擇呢?字畫收藏、玉器收藏、手表收藏、紅酒收藏、核桃收藏、紅木收藏甚至火花、小人書的收藏其實都是投資者可以關注的品種。
投資注意“四忌”
據(jù)了解,收藏投資的一大特點是藏品的真正價值難以確定。理財專家嚴行方認為,藏品的真正價值應當參考它在實際生活中的角色以及你最初的收藏原因來決定,這會影響投資者的整個投資結構。長期以來,因為只有專家級收藏家才有資格決定其價格高低,因此一般的收藏投資者對于藏品的價值難以準確估算,而由于一些藏品的市場流動性差,從而使得投資者在購買藏品時顧慮多多、困難重重。盡管每一個品種的藏品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嚴行方還是總結了收藏投資的四大忌諱——
1.忌哄搶 在評估藏品品位和價值時,要采取一種嚴格而保守的態(tài)度,千萬不要哄搶藏品,以免頭腦發(fā)熱、忽略科學的成本核算。
2.忌跟風 藏品是一種特殊商品,它的價值受審美價值、藝術趨向價值、藝術功力價值、藝術創(chuàng)造價值、社會功能價值、文化底蘊價值、作者社會知名度等一系列因素影響,這是靠媒體炒作不起來的。
3.忌眼淺 也就是說,眼睛不能只盯著眼下轉手倒賣所賺取的一點點短期利益,從而忽略了它的長期豐厚回報。要知道,如果你轉手倒賣是很容易被套牢的。
4.忌獵奇 藏品是藝術產品,而藝術產品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但創(chuàng)新和獵奇完全不同。拿書畫來說,就絕不是畫卷越長就越有價值的。
嚴行方特別提醒投資者,并不是任何有紀念意義的東西都必定具有收藏價值,也不是任何具有收藏價值的東西都必定具有投資價值。從收藏開始進行投資,會更容易取得成功。就算一個投資者當初購買這件藏品時,不一定會想到在將來賣出,但毫無疑問藏品是一件金融性資產,一旦需要確實可以被賣出。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投資者,以上幾點忌諱一定要牢記。
投資收藏注意事項
收藏人士表示,收藏品種門類眾多,包括了古玩雜件、名人字畫、古今瓷器、郵品門券、錢幣圖書、銅器木雕、藝術精品等,和其他投資一樣,收藏投資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性。
首先,投資收藏不一定非得具有很強大的經濟實力才可進行,少到幾十上百元,多則視能力而定,適合普通大眾投資參與,好的藏品永遠都是稀缺而不可再生,后入市者只能從原投資者手中獲取實物,這就確定了投資收藏回報整體向上的趨勢。
其次,收藏品市場無論怎樣暴漲暴跌,也不會像股市、債券市場那樣,通過增加或停止發(fā)行量、調整利率,出臺規(guī)范引領性政策和通過行政干預等手段來進行調控,而且,投資收藏基本上不受經濟環(huán)境變化因素的影響,因此,只要具備不是贗品和品相良好兩個因素,基本上不會貶值。
第三,作為藏品,它包含有各個歷史階段人文風貌,既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又具備傳承文明的藝術價值,包含了先輩藝術家們的思想、靈感、激情、勞動及所使用的材料或天然所成的實物,無論如何先進發(fā)達或貧窮落后的國家和地區(qū),都可以流通而不受干擾,并隨著時空推移,其增值的空間越大,回報率也就越高。
當然,盡管投資收藏安全性好、投資回報高,也并非是毫無風險。變現(xiàn)能力差、投資周期相對證券金融等長、藏品造假之風盛行、贗品充斥市場、保管不當損壞品相等都是投資收藏的風險。這就需要投資者在收藏過程中多看多學,增加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和藏品識別能力,在收藏中提高自己,爭取投資收藏獲得更高回報。